长期 “宅家” 不外出?这些身体问题会悄悄出现

现在很多人喜欢 “宅家”,尤其是年轻人,周末或假期能一整天不出门,在家刷手机、看剧、打游戏。偶尔宅家休息没问题,但长期 “宅家” 不外出,会给身体带来很多负面影响,甚至引发疾病,这些问题一定要注意。​
首先,会导致运动量不足,引发肥胖。宅家时大多是坐着或躺着,很少活动,身体消耗的能量很少。如果再加上吃得多、吃零食,多余的能量会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,导致体重增加,甚至引发肥胖。肥胖又会增加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,比如长期宅家的人,更容易出现血糖升高、血脂异常,这些都是身体发出的 “危险信号”。​
其次,会影响骨骼和肌肉健康。长期不外出活动,晒太阳的时间少,身体合成维生素 D 的量不足。维生素 D 能促进钙的吸收,缺乏维生素 D 会导致钙吸收减少,影响骨骼健康,尤其是儿童和老人,容易出现骨骼发育不良、骨质疏松,增加骨折的风险。而且长期不运动,肌肉会逐渐萎缩,力量下降,比如爬几层楼梯就会觉得累,拿重物时手臂无力,这就是 “肌肉流失” 的表现,长期下来会影响正常的生活能力。​
另外,会影响心理健康。长期宅家不与人交流,容易让人变得孤独、焦虑、抑郁,情绪低落。比如每天只和手机、电脑打交道,缺乏面对面的沟通,会导致社交能力下降,甚至害怕与人交往,形成 “社交恐惧”。而且宅家时作息容易混乱,比如熬夜刷剧、白天睡懒觉,打乱生物钟,进一步影响情绪和精神状态,让人变得烦躁、易怒,做事情没有动力。​
还有,会影响视力和皮肤健康。宅家时大多时间盯着手机、电脑屏幕,眼睛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,容易出现眼睛干涩、疲劳、视力下降等问题,长期下来会诱发近视、干眼症等眼部疾病。而且宅家时室内空气不流通,灰尘、细菌较多,皮肤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,容易出现毛孔堵塞、长痘痘、皮肤干燥等问题;缺乏阳光照射,还会影响皮肤的新陈代谢,让皮肤变得暗沉、没有光泽。​
想改变 “宅家” 习惯,不用一下子做剧烈运动,可以从简单的小事开始。比如每天出门散步 30 分钟,晒晒太阳,呼吸新鲜空气,既能补充维生素 D,又能促进血液循环,缓解身体疲劳;周末约朋友一起户外活动,比如爬山、打球、野餐,既能增加运动量,又能增进与人的交流,改善情绪;在家时也别一直坐着,每隔 1 小时站起来活动 5-10 分钟,比如拉伸、做家务,减少久坐带来的伤害。​
平时要注意规律作息,每天固定时间睡觉、起床,别熬夜;合理饮食,减少零食、外卖的摄入,多吃新鲜蔬菜、水果、杂粮,保证营养均衡;多培养兴趣爱好,比如看书、画画、做饭,丰富宅家生活,避免过度依赖手机、电脑。如果已经出现情绪低落、身体不适的症状,一定要及时调整,必要时寻求家人、朋友的帮助,或者去看医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