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期用冷水洗脸?这些皮肤和血管问题要注意
首先,会损伤皮肤屏障。皮肤表面有一层 “皮脂膜”,是天然的保护屏障,能锁住水分、抵抗外界刺激。冷水的温度过低,会让皮肤血管快速收缩,导致皮脂膜分泌的油脂凝固,无法均匀分布在皮肤表面,破坏皮脂膜的完整性。长期这样,皮肤屏障会逐渐受损,变得敏感、干燥,容易出现脱屑、发红、瘙痒等症状,还容易受到细菌、污染物的侵袭,引发皮肤炎症。尤其是干性皮肤、敏感肌的人,长期用冷水洗脸会让皮肤问题更严重。
其次,会加重皮肤出油。很多油性皮肤的人觉得 “冷水洗脸能控油”,其实刚好相反。冷水会刺激皮脂腺,导致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来保护皮肤,长期下来会让皮肤出油更严重,出现 “越洗越油” 的情况。而且出油过多会堵塞毛孔,增加黑头、粉刺、痘痘的风险,让皮肤变得粗糙、暗沉。
另外,对血管健康不利。尤其是在冬天,天气寒冷,用冷水洗脸会让面部血管突然收缩,血压瞬间升高,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刺激。如果本身有高血压、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,长期用冷水洗脸可能会诱发血压波动、心绞痛等问题,甚至增加中风的风险。即使是健康人,长期用冷水洗脸也会让血管反复收缩、扩张,降低血管弹性,增加血管疾病的风险。
还有,无法彻底清洁皮肤。冷水的清洁能力比温水弱,无法有效溶解皮肤表面的油脂、灰尘、化妆品残留等污垢。长期用冷水洗脸,污垢会堆积在皮肤表面和毛孔内,堵塞毛孔,导致黑头、粉刺、痘痘等问题,还会影响皮肤的新陈代谢,让皮肤变得暗沉、没有光泽。
其实洗脸的最佳水温是 “温水”,温度在 35℃-40℃之间,和体温接近。温水能温和地清洁皮肤,溶解油脂和污垢,又不会破坏皮脂膜;还能让皮肤血管适度扩张,促进血液循环,帮助皮肤新陈代谢,让皮肤更健康。
不同季节、不同皮肤类型的人,洗脸水温可以稍微调整:夏天可以用偏凉一点的温水(35℃左右),冬天可以用偏热一点的温水(40℃左右);干性皮肤、敏感肌尽量用温和的温水,避免温度过低或过高;油性皮肤可以用稍凉的温水,但别用冷水,以免刺激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。
洗脸时还要注意:用指腹轻轻揉搓皮肤,别用手掌或毛巾使劲擦;选择温和的洁面产品,比如氨基酸洁面乳,避免用皂基洁面产品;洗脸时间别太长,1-2 分钟就够了;洗完脸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吸干水分,及时涂抹爽肤水、乳液或面霜,补充水分,修复皮肤屏障。
如果已经习惯用冷水洗脸,想换成温水,可以循序渐进,比如先从 “冷水 + 温水混合” 开始,逐渐增加温水的比例,让皮肤慢慢适应。如果长期用冷水洗脸后出现皮肤敏感、干燥、出油严重等问题,一定要及时调整洗脸习惯,必要时咨询皮肤科医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