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期用吸管喝饮料?这些口腔和面部问题会出现
首先,会增加牙齿损坏的风险。用吸管喝饮料时,液体(尤其是含糖饮料)会通过吸管直接接触到牙齿的特定区域,比如门牙内侧或外侧,而且液体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会变长。糖分在口腔细菌的作用下会产生酸性物质,这些酸性物质会持续腐蚀牙齿的牙釉质,导致牙齿敏感、蛀牙。比如长期用吸管喝奶茶,门牙内侧很容易出现 “蛀牙斑点”,刚开始可能只是牙齿变色,时间长了就会形成龋洞,引发疼痛。
其次,会导致面部肌肉变形。用吸管喝饮料时,需要嘴唇用力吸吮,长期如此,会让嘴唇周围的肌肉(比如口轮匝肌)过度紧张,变得发达。尤其是经常用力吸吮的人,可能会出现 “木偶纹”(嘴角到下巴的纹路)加深、嘴唇变厚或形状改变的情况,影响面部美观。而且长期重复吸吮动作,还可能导致颞下颌关节受力不均,引发关节不适,比如张口时关节弹响、疼痛。
另外,可能会引发胀气。用吸管喝饮料时,除了液体,还会吸入大量空气。这些空气进入胃肠道后,无法及时排出,就会导致腹胀、打嗝、嗳气等不适。尤其是喝碳酸饮料时,饮料本身含有大量二氧化碳,用吸管喝会吸入更多空气,胀气症状会更明显,长期下来还可能影响肠胃功能,导致消化不良。
还有,对儿童牙齿发育不利。儿童的牙齿和颌骨还在发育阶段,长期用吸管喝饮料,尤其是含糖饮料,不仅容易导致蛀牙,还可能影响牙齿排列和颌骨发育,比如出现牙齿排列不齐、“地包天” 等问题,影响面部发育和咬合功能。
如果想减少用吸管带来的伤害,首先要尽量少用吸管,尤其是喝含糖饮料时,最好直接用杯子喝,喝完后及时漱口,减少糖分在口腔内的停留时间。如果确实需要用吸管,比如喝热饮怕烫、喝罐装饮料怕洒,可以选择粗一点的吸管,吸吮时别太用力,减少面部肌肉的负担;喝的时候尽量快一点,别长时间含着吸管,减少空气吸入。
平时要注意口腔卫生,每天早晚认真刷牙,使用含氟牙膏,定期使用牙线清洁牙缝,每半年到一年去看一次牙医,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,及时发现和治疗蛀牙等口腔问题。儿童尽量别用吸管喝含糖饮料,可以用杯子直接喝,或者选择无糖、低糖的饮品,保护牙齿和颌骨的正常发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