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天怕冷就猛吃羊肉?这几类人吃了反而上火

冬天天气冷,很多人觉得吃羊肉能暖身,于是顿顿吃羊肉火锅、红烧羊肉,结果吃了没几天就出现口干舌燥、喉咙痛、便秘等上火症状。其实羊肉确实是冬天的温补食材,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,也不是吃得越多越好,这几类人吃羊肉一定要控制量,否则容易伤身。​
第一类是体质偏热的人。比如平时容易上火、经常口干舌燥、喉咙痛、便秘、脸上长痘痘的人,羊肉性温,这类人吃多了羊肉,会加重体内的热气,导致上火症状更严重,甚至可能引发口腔溃疡、牙龈肿痛等问题。如果这类人冬天想吃羊肉,一定要少量,比如一次吃一两块,搭配一些凉性蔬菜,比如冬瓜、萝卜、白菜等,中和羊肉的热气。​
第二类是有炎症的人。比如正在感冒发烧、咳嗽有痰(尤其是黄痰)、患有扁桃体炎、咽喉炎、肠胃炎的人,羊肉属于 “发物”,会加重炎症,导致病情迁延不愈。比如感冒发烧时吃羊肉,可能会让体温更高,咳嗽更严重;肠胃炎患者吃羊肉,会增加肠胃负担,加重腹痛、腹泻等症状。这类人最好等炎症完全好了再吃羊肉。​
第三类是痛风患者。羊肉的嘌呤含量不低,尤其是羊肉汤,嘌呤含量更高,痛风患者吃了羊肉,容易导致体内尿酸升高,诱发痛风发作,出现关节红肿、疼痛等症状。即使是痛风缓解期,也最好少吃羊肉,每次吃的量控制在 50 克以内,而且别喝羊肉汤,避免摄入过多嘌呤。​
第四类是肝病患者。比如患有肝炎、肝硬化的人,羊肉中的脂肪含量较高,肝病患者的肝脏代谢功能较弱,吃多了羊肉会增加肝脏负担,加重病情。这类人如果想吃羊肉,一定要选择瘦肉,少量食用,比如一次吃 50 克左右,而且要采用清淡的烹饪方式,比如清炖,别吃油炸、红烧的羊肉。​
冬天吃羊肉要讲究方法,才能既暖身又不上火。首先要控制量,成年人每次吃羊肉的量最好控制在 100-150 克,大概是两三块的量,一周吃 1-2 次就够了。其次要搭配凉性蔬菜,比如吃羊肉火锅时,多放些冬瓜、萝卜、白菜、海带等,既能中和热气,又能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。​
另外,烹饪方式也很重要,尽量选择清炖、焖煮的方式,避免油炸、烧烤,这样能减少油脂的摄入,也不容易上火。吃羊肉时别喝太多酒,尤其是白酒,酒精会加重上火症状,还会增加肝脏负担。如果吃羊肉后出现上火症状,可以喝一些菊花茶、金银花茶,或者吃一个梨、一根香蕉,帮助清热降火。